柯文哲vs連勝文 - Round 2 - 三個政策,往死裡打!


選舉是在比什麼?比狠!
 
上一篇講到我對台灣選舉的無奈,這幾年來所累積的陋習和奧步,讓選戰的水準一直無法提升,因此候選人都是在比爛,重心放在抹黑、汙衊及中傷對手,來提升自己的勝算。我們都知道,如果一個人的自信是建築在貶低別人的話,那麼他自己才是最低的;同理可證,如果我們的總統或市長候選人必須打負面選戰才能贏,這個人一定也是負面的,所以這幾年我們共同承擔了報應,台灣也理所當然的負成長中,現在進行式,ing,you know?
 
請停止吧!我們還要這樣下去多久?如果要比狠,為什麼不比正面的東西呢,我們可以比善良、比清廉、比謙虛、比誠實、比體貼、比大氣…很多啊!甚至大可誇讚對手的優點也無妨,因為你若真有自信,肚子裡真有點料,還會小氣的去貶低對手嗎,當然不會,因為不需要嘛。至目前為止,我覺得最大的亮點是柯營提出「選前就會公佈市政團隊的名單」,這就對了嘛!比團隊啊!連營現在該如何回應,因為柯營已經準備好囉,以心理學來看,人們不喜歡未知的事物,寧願選擇熟悉的,到時名單公布,媒體會陸陸續續報導這些人物,然後大眾開始議論紛紛,這些人已經準備各就各位囉,連營那方若還是一片空白,那你會至少流失5%選票。請趕快跟上吧,我很想看看柯連兩位主帥的背後團隊,讓戰事提升到更高水準,不要在那口水戰了,超low、超沒品。
 
除了比團隊,最重要的是「比政策」,我來調查一下,現在有誰能夠說出連柯兩人的任何政策嗎?有嗎?大多數都不行,為什麼,我覺得有三個原因,第一,政策太多太雜,第二,政策有距離感,第三,不懂行銷。
 
昨晚,我把自己設想成台北市長候選人,如果是我要打選戰,我會怎麼做,我整整花了三小時,擬訂了一份作戰策略。以下供兩陣營參考:
 
 
我畫了一張圖如上(看的懂就好啦),很簡單但很有幫助,我把台北市選民分成三塊,有錢人、中產階級、和窮人,我意會了一下形狀,不會是金字塔三角型,應該是菱形,但事實上多數中產階級越來越窮,所以應該是個五角型,也就是「本壘板」的形狀,和他所代表的意義。把人口分隔出來以後,你要對他們說不同的話,也就是說,你應該推出三個政策,每一個政策主攻一塊族群,有錢人要的、中產階級要的、和窮人要的是不一樣的,千萬不要亂打一通,就像現在兩個候選人一樣,亂槍打鳥,打學生的、打婦女的、打老人的、打同性戀的、打公務員、打攤販老闆,然後針對每一個族群講個政見,但其實你我都知道那是畫大餅,都嘛講好聽的,我認為根本就不用這麼複雜,你就把選民分成三種人:有錢人,中產階級,和窮人,然後給他們一個明確的政策,接著往死裡打,化繁為簡才是高手,less is more。做事一定要抓出重點,有了重點才有施力點,不要太高估選民的記憶力,你提出10個政策,但他最多真的只能記住…1個,那何不你就狂打這一個,大家都落得輕鬆。
 
先講有錢人,標準是住帝寶這種,若要換成數字,年收入500萬以上吧,你得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,連勝文就是這種人,但他可能也不知道,大家覺得呢,有錢人要什麼?我告訴你,有錢人什麼都不要,他們只要維持現狀就好,因為當一切都沒變化時,他們就會越來越有錢,所以他們害怕改變,因為他們害怕失去,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「loss aversion」(損失厭惡),有錢人之所以有錢,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把風險降低,改變是有風險的,所以你可以說他們是連勝文的鐵票部隊,包括企業大老闆,大明星,和專炒房地產的。連勝文若當選,一切都不會變,這些人則繼續累積財富,這裡的政策很簡單,就讓他們繼續賺錢,甚至賺更多錢,怎麼賺更多錢?開放兩岸貿易交流,讓大陸人過來,對大陸友善,因為你對他不友善他還是會過來,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,既然木已成舟,那就順水推舟。你千萬不能在選前說要「打房」,這些人最害怕打房,因為他們的財富全是累積在房地產上,你選後要怎麼打隨便你,但台灣目前的經濟命脈是房地產,很多有錢人居住在這泡泡裡,你要對他們說的話是「兩岸交流更密切」(反正也擋不住),讓他們安心就好。
 
再說窮人,窮人的理解力不足,想的比較單純且短視,什麼「住宅都更」「老人安養」根本聽不懂,對我有什麼好處?太有距離感了,所以對窮人的政見一定要簡單明瞭、切身相關、馬上就有、可以省錢的東西,有那麼好的政見嗎?有的,那就是「取消台北市政府專用垃圾袋」,當年環保署長、現任台北市長所硬下的規定,這是一個不必要、不獲得市民認同、勞民傷財的條規,我們一定要盡快捨棄,政見不一定是加法,也可以是減法。做一個電視廣告,每天按三餐放送,重點就是「選我,你一年可以省下XXX元」,就這麼簡單,不要太複雜,窮人根本不太care誰當市長,他們只在乎眼前的生計,他們很想要立即改變,縱使每天省下一個垃圾袋的錢也好,能滿足窮人的政見一個就夠,電視廣告的結尾就是「明天起,你不用再買垃圾袋」,請砸大錢打廣告,往死裡打!
 
最後是中產階級,也是人數最多、種類最多、需求最多、想法最多的一群人,上面我們看到「富人怕失去,窮人要省錢」,那中產階級要什麼呢?這個問題我想好久,很多人說要「小確幸」,例如多放幾天假、提高育兒津貼這種,但這格局太小了吧,若一個城市的「大部分居民」(中產)光靠這樣就能滿足的話,這城市還能有什麼發展啊,你身為市長,若你提出的政見是如此小鼻子小眼睛,例如連勝文提出的「幼兒育兒津貼從現行每月2500元提高到3000元」,然後有個新手媽媽說「500元可以多1罐奶粉、1包尿布,這是很實質的幫助。」她替連勝文掛保證,聽完連勝文的政見,「非常有信心,往第2胎邁進」。
 
我的老天,一個月多500元有差嗎?台北是台灣的首都,好歹也算國際的二流城市吧,一個市長候選人提出這樣的政見,一個市民因此而感到滿足,你覺得這城市還有希望嗎?台北有可能晉升到國際一流城市嗎?Of Course Not!
 
我認為中產階級追求的絕不是如此的「小確幸」,如果有個”最大共識”的話,那應該是「力爭上游」,如果一個市長候選人能讓市民有努力的目標,群體進化來提升個別的競爭力、財力、和信心,同時讓台北升級,這才是一個偉大市長該帶領的方向,我設的目標很清楚,提升全民的英文能力,聽說讀寫加互動來和世界接軌,具體的政見就是「舉辦英文比賽」,大小規模、遍地開花,開辦「英文比賽型的電視節目」,補助各地的英文補習班和社區大學,把比賽的前幾名變成英文老師,派遣到其他地方教學相長一下,盡可能縮短「英語落差」。去和英語系國家的大學簽「姊妹校」,每年交換數千名學生來往,腦補一下大學生的國際觀。把英文列為市民必修的課。當一個城市整體的外語能力變好,除了個別的競爭力提升,還會幫助餐飲觀光等產業,你不但可以走向國外,國外的資訊、人才、和熱錢也會進來,把「學英文」變成遊戲來讓市民比賽,並非常非常認真的看待這件事,一個社會的競爭力和創新,都是源自中產階級,設法把他們的能力加強,整個大環境就會自然往上走了。
 
所以三個政策,主打三個族群:
 
富人 – 維持現狀,開放兩岸密切交流
中產階級 – 加強市民外語能力,讓他們走的出去,別人也進的來
窮人 – 取消市政府專用垃圾袋
 
專注重點,化繁為簡,然後往死裡打!
 
   

請登入留言



客服信箱:iam@wendellyu.com / 客服電話:0983-2083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