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AppWorks Demo Day #9 (上)


這是我第二次參加Demo Day,上一次是第七屆,感想在此,第八屆因為出國不然也會去,身為終生奉獻給網路的人,我最喜歡去聽新的點子了,雖然年紀已步入中年,但對網路的熱情還依然是當年的小伙子,對於「網路」如何改變你我的生活,以及世界,是我致生必參與之事。
 
一千的人裡面總會有一個優秀的,點子亦同,一千個點子中,就算九百九十九個都是爛的,只要有那一個足以改變生活的,那,就夠了。
 
關於這十八個團隊的簡介請先看這裡,我直接講我的感想,跟上次一樣,我完全不認識這些人,也毫無利益衝突,所以我絕對不是故意激怒、唱衰、或酸他們,我只是很忠實的呈現感想,希望這些創業家能更好,進而讓台灣網路環境更好。我相信成功的創業家都是有大量的,就算以下的感想很刺耳、很外行、很不夠認識他們,都請把他視為「消費者意見」,能拿去用的就盡請拿去用。
 
1. 車勢修車網
 
第一個就讓我很愛,是今天「唯一」我立刻回家就會用的服務,我每天都要開車,每幾個月就要保養一次,每次去保養場都會「減重」,因為荷包變輕了,誠如創辦人所說,「修車業」需要更透明、更數位化、更快速媒合兩端(修車者和修車廠),這是一個完全不fancy,但絕對有需求的服務,修車不外乎「成本」和「信任」,因為這兩點,很多人會選擇「認識的朋友」或「原廠」,但常修車的人都知道,兩者都不會讓你省錢,或得到信任。【車勢修車網】現提供我們第三個選項,一個專家建議的媒合平台,非常棒!等到他們台中開台,我會馬上試用。
 
網站UI還可以更好,不要用圖庫照片,我個人只要看到新創網站(或簡報)用了圖庫照片,我會立即扣分,為何文字你會自己寫,圖片卻不自己來呢?還有較嚴重的問題,如果定位是平台網站,就不要放一些”有的沒的”內容,專心把「平台」該有的功能做好就好,平台網站並不是流量導向,而是功能和資料導向。不要為了網站流量而失去焦點。
 
2. PickOne
 
以前有場地王,現在有活動通,「找場地」的市場我覺得不大,每天很多人辦活動沒錯,但其實高比例已有固定配合的場地,如果PickOne的服務是幫你清楚的列出場地,那我直接打電話去詢問就好,為什麼要透過網站,那不就沒什麼收入,如果是平台,那只有服務一方(找場地者),也說不過去,「共享經濟」(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)在台灣要起來還有的等,而且「場地」似乎供需失衡,我覺得這model有點弱,勢必要轉型或找到「非用網站」的點,期待他們的演化。
 
3. CarteScape
 
第一個全英文簡報,不錯,但卻是來台灣募資、做國外市場,幫「渡假村」(resort)做手機app,方便他們管理訂單,做B-to-B的生意。第一個問題,這不就是一個app開發商嗎,第二個問題,滑雪的時候會帶手機嗎?至少我不會,第三個問題,延展性,除了ski resort以外的領域,還會有市場需求嗎?如果有別的領域(例如餐廳),那同個app還能用嗎?假設我們把resort和台灣的民宿做對比 – 「民宿app」,這…聽起來沒什麼想像空間,但美國我就不知道了。
 
4. Kklabs
 
我對iBeacon不熟,也不確定Apple要怎樣來用它,所以這個pass。
 
5. Guest What
 
又是一個「共享經濟」(下稱CC),每個人都想當XX界的Uber,YY界的Airbnb,也不止台灣創業家,我略懂一些CC,他也許是趨勢之一,但我不看好他能在中華文化興起,很多時候,所謂的CC只是「包裝過的平台模式」,你真認為Uber的賓士車是素人擁有,然後不開的時候出租出去嗎?當然不是,最根本的邏輯就不通,有錢人會因為能賺點外快,然後把愛車出租?同樣的,真正用心料理的廚師,會為一個陌生人料理,還是為了愛人料理,如果是前者,那想必是為了錢,所以我才說CC大多數就只是平台而已,如果你同意的話,那我們來檢驗一下,Guest What要撮合的是哪兩端人,想吃獨家料理的人以及會做獨家料理的人,那這跟私房餐廳、無菜單料理有何不同呢?我對這個model打很大的問號,台灣真有這市場嗎?
 
6. SnapViva
 
這是一個「把照片編輯App結合折價券」的概念,很聰明啦,但老實說執行很難啦,所有想做O2O的業者都面臨同樣的問題,你需要很多人在外面跑業務,所謂的「地面部隊」,online你需要流量,offline你需要業務,當年Groupon或Gomaji團購的成功,主因來自地面部隊的人員編制和管理,光靠一個online idea加上social effect(打卡)只做到一半,還是簡單的那一半。搞O2O本要夠厚,整合餐廳需要時間,這idea要真能執行的好,愛評網才是最適合,因為那困難的一半已經攻下了。
 
7. Bookclass
 
台灣有個網站叫Niceday,玩一些特殊的體驗,而Bookclass就是香港版的Niceday,帶你去玩不一樣的香港,創辦人表示九成的實體體驗活動都沒有「數位化」,所以Bookclass幫他們賣。我馬上下載了app實際逛了一下,產品都已ready在run,他們來此的目的是…啊,我突然想到,如果今天你是香港公司,要進入台灣市場,要快速讓台灣網路圈認識你的話,那參加AppWorks就可以了啊!至少在Demo Day上present一下,就馬上達到曝光了。所以AppWorks還有這種用途?
 
大家知道了,若你是台灣公司,想進入別的市場,也許去參加當地的育成中心,取得一個demo的機會,也不失一種快速曝光的方法。
 
8. 17健身網
 
垂直媒體想創造營收,於是又來O2O,但最後公布的價格,我覺得很沒競爭力,整體來說網站還沒成熟,連健身房登記都還在用Google文件,最好的是他的網址17fit.com (說不定我曾跟他們詢價過,因為我擁有很多17的網址哈)。iFit的估值很恐怖,表示健身/瘦身市場還是有的,但17fit產品的特點和價格仍有待改善。
 
9. Yobi3D
 
簡單明瞭,一秒鐘講完,就是3D模型的搜尋引擎,3D列印是個趨勢,但他的門檻就在於電腦3D圖的製作,一旦畫好,3D列印就跟印表機一樣「印出來」而已,所以Yobi3D解決這個痛處,降低3D列印的門檻。一門順應趨勢的生意,且宣稱自己已有40萬筆資料,全球No.1的資料量,最後一張簡報還拿出Google(文字)、Flickr(圖片)、Youtube(影片)和Yobi3D(3D圖)放在一起比較,雖然有點突兀,但有這願景非常好,而且到時出場也容易,直接被最大搜尋引擎Google併購,也極有可能。
 
→ 下半場感想
 
 
   

請登入留言



客服信箱:iam@wendellyu.com / 客服電話:0983-208318